平江县生态环境分区源头管控成果运用推动县域产业集群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案例概况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平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平江县共有1个省级工业园区,已形成“一园三区四片”;…

一、案例概况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平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平江县共有1个省级工业园区,已形成“一园三区四片”;如伍市片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民爆产业等产业。余梅片区:依托平江电厂建设余梅工业区,对平江电厂固废综合化利用,促进产业聚集和经济发展,将余梅工业区建设成为“湖南火电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配套发展建材产业。安定片区(天岳新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产业。安定片区:以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等产业集群。平江县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统筹考虑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产业合理聚集,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指南,助推各类特色产业集群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亮点做法

(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预评估作用

在项目选址阶段,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与发改、自然资源、工信、应急、商务等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各镇区招商条线沟通联系,将环评审批服务前移至项目可研或选址阶段,梳理项目招商过程需要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环保审批政策咨询服务,指导招商条线精准洽谈,避免建设单位走“弯路”。对不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项目及时予以劝退或重新选址等,对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项目,积极指导服务环评审批,全程跟踪环评工作进展。

(二)严格环境准入,引导产业绿色集聚

以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基础,严格实施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严控新上限制类项目、“两高”项目,杜绝新上禁止类项目,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引导企业和项目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好的区域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建设项目环评中,明确建设项目与优先保护单元的位置关系,通过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及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四个维度对项目符合性、环境可行性进行分析,优化项目选址,提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实效,推动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能源安全护航绿色低碳发展

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新改扩建工业炉窑(锅炉)采用集中供热、天然气等清洁低碳能源。

三、成效与启示

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空间布局约束为源头,推动园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助力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的壮大。同时,通过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衔接,通过严把环境准入关,助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一是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充分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针对性引导县域加大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严格环境准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等措施。2024年平江县PM2.5平均浓度为26.1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0.6%。

二是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布局融合并进。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清单为依托有效避免了污染重、不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上马,推动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引导园区管理部门和企业重视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企业节能减排意识不断加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平江分局)作者:吴必健、龙思斯

关于作者: 生态环境保护网

为您推荐